时间:2022-11-05 22:09:04 | 浏览:1004
说到饮茶器具,自明清以来素有 “ 景瓷宜陶 ” 的说法。就是说瓷茶具以景德镇为首,陶茶具以宜兴紫砂为最。景德镇瓷器可不必细说,因它那优美的造型丰富的釉色,耐人品味的花纹图案和精细的胎骨使人目了然,而并不起眼的紫砂器具为何这样大受人们的喜爱呢?
江苏宜兴紫砂器创始于宋代,至明代中期开始盛行。它是用一种质地细腻、含铁量很高的特殊陶土制成,无釉,呈赤褐、淡黄和紫黑等色。由于它既有一定硬度,又保存了一定的气孔,因而盛茶既不渗漏,又富有良好的透气性能。
所以古人说用该壶饮茶,“ 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 用以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 ”;“ 注茶越宿,暑月不馊 ”。此外,这种器具还有耐冷热急变的特点。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剧变而炸裂;盛暑六月把盏啜[chuò]壶,也不会炙手。
紫砂壶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光润,气韵温雅,玉色晶亮。因此,寸柄之壶,往往被人珍同拱璧,贵如珠玉。紫砂器艺人在艺术上的审美追求,也是博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古人饮茶,唐代时讲究技艺,宋代时讲究意境,到了明代由于散茶泡饮的兴起,为讲求品茶情趣创造了条件。饮散茶在明初已和当今炒青绿茶的芽茶相似,茶汤的汤色由宋代的 “ 白 ” 色变为 “ 黄白 ” 色。这样对茶盏的要求不再用黑、青色,而是崇尚白色了。
可是到了明代中期以后,随着瓷茶壶与紫砂茶壶的崛起,使得茶壶和茶汤的色泽不再有直接的烘托对比关系。人们不再注意茶具的色泽,而转向追求茶壶的雅趣上来。
这时的紫砂器及时地创出形态各异、千姿百态的造型,不但典雅庄重,大小相宜质感细腻,还常配以篆刻诗词与书画。据明人周高起《阳羡茗壶录》等有关文献记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龚春(本名供春,以其姓龚,又称龚春)和他的徒弟时大彬是当时著名的民间紫砂艺人。
他们把紫砂器推到一个新的境界。龚春的制品被称为 “ 供春型壶 ”。其造型新颖精巧,质地薄而坚实,曾被誉为 “ 供春之壶,胜如金玉 ”。可是,供春制作的壶,因年代久远,传世品如凤毛麟角,少得可怜。
供春制壶还有段传说,供春幼年曾为进士吴颐山的书童,他天资聪慧虚心好学,随主人陪读于宜兴金沙寺,闲时常看老和尚做壶,十分入迷,就偷偷地学。可是他没有泥料,偶然间发现老和尚每天洗手的小水池中沉积着很多泥。
泥经过漂洗沉淀,变得很细腻,他就用这些泥趁主人读书时做起来。寺院里有棵参天银杏,盘根错节,树瘤多姿,他朝夕观赏,模拟树瘤捏制出一把树瘤壶。这把壶造型独特,生动异常,老和尚看后拍案叫绝,便把平生制壶的技艺倾囊相授,使他成为著名的制壶大师。
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一件供春款树瘤壶,有人认为是传品,有人疑为赝品。1965年在南京市明墓出土的一件紫砂提梁壶,壶腹圆正,壶盖扁平,有葫芦形的盖纽。提梁断面呈圆角四棱形,在壶的顶部弯两个矮角的拱形,后部有一个小系。
壶的质地比较粗,根据墓志表明下葬于嘉靖十二年(1533年),证明壶的制作时间是供春制壶的时代,这是早期紫砂壶的唯一准器具。
时大彬的作品,突破了师傅传授的格局,多做小壶,点缀在精舍几案上,更加符合品茗的趣味。他的杰作 “ 调砂提梁壶 ”,上小下大,形体稳重,紫黑色,杂以砂硇[náo]土,呈现星星白点,宛若夜空繁星。现存的还有葵花壶,气韵古朴深厚。人称时大彬的作品是 “ 千奇万状信手出 ”、“ 宫中艳说大彬壶 ”。
清代紫砂茶具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制壶名家辈出。驰名于世的有清初陈鸣远,嘉庆年间的杨彭年,其他还有邵大亨、黄玉麟、程寿珍、俞国良等名家。
陈鸣远制作的茶壶,线条清晰,轮廓明显,壶盖有行书 “ 鸣远 ” 印章。现存于世的有东柴三友壶、朱泥小壶等,均被人们视为珍品,予以收藏。
杨彭年的制品雅致玲珑,不用模子随手捏成,天衣无缝,被人推崇为 “ 当地杰作 ”。当时江苏溧阳知县陈曼生是一位书画篆刻家,著名的 “ 西泠[líng]八家 ”之一。他好饮茶,同时又迷恋紫砂茶壶,在宜兴任职期间与杨彭年合作,设计了 “ 十八壶式 ”,并在壶上题刻诗句铭文。他们的作品人称 “ 曼生壶 ”,一直为鉴赏家所珍藏。
清代还有紫砂茶叶罐,制作十分精美。现代紫砂茶具较以前又有了更大发展,新品种不涌现,还专为日本消费者设计了艺术茶具,称为横把壶”。
一、仿生型。做工精巧,结构严谨,仿照树木花卉的枝干叶片、种子以及动物形状等,制作得栩栩如生,富有质朴亲切之感,如扁竹壶、玉兰壶、藏龙壶等。
二、几何型。外形简朴无华,表面平滑,富有光泽。常见的有圆壶、六方壶、菱花壶、八角壶、四方壶、九头育香茶具等。
三、艺术型。属于集诗文、书画、雕塑于一者,给人以一种艺术享受。如玲珑梅芳壶、束竹壶、八宝壶、加彩人物壶、九头报春壶等。
四、特种型。即专为特种茶类的泡饮或特殊饮茶方法制作的。典型的例即闽台一带啜乌龙茶的茶具,人称 “ 烹茶四宝 ”扁形赭褐色的烧水壶,俗称 “ 玉书碨 ”;娇小玲珑的生火烧水的潮汕风炉;大小如手掌紫褐色的壶,又称 “ 孟臣罐 ”;握不盈寸的小茶杯,人称 “ 若深瓯 ”。
孟臣,相传是清代江苏宜兴艺匠,他所制的茶壶别具一格,后来他做了官,人们为了纪念他,称其所制之壶为 “ 孟公壶 ”或 “ 孟臣罐 ”。至今闽、粤、台民间仍崇尚这种壶,翻起壶底均盖有 “ 孟臣 ”印记。
壶小者可斟茶一二杯、稍大者斟三四杯。通常三四只 “ 若深瓯 ” 与 “ 孟臣罐 ” 是放在圆盘子里,这套茶具既是泡茶饮茶的茶器,又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自明代以后,紫砂壶不仅为我国人民所喜爱,也为世界各国人民所珍爱。15世纪时日本人就曾到中国来学习造壶工艺,至今仍把紫砂茶壶视为壶中珍品,曾有 “ 名器名陶天下无类 ” 的赞语。
17世纪紫砂壶与中国茶叶一起由海路传到了西方,西洋人把它称为红色瓷器。以后葡萄牙人、荷兰人、德国人、英国人都先后把这种红色陶器作为蓝本进行仿造,成为欧洲第一批茶用陶器。
18世纪初德国人约·弗·包特格尔(J.F. Bootger)不仅制成了紫砂陶,还于1908年写了一篇题为《朱砂瓷》的论文。
20世纪初紫砂陶曾在巴拿马、伦敦、巴黎的博览会上展出。在1932年的芝加哥博览会及伦敦国际艺术展览会上获奖,为中国陶瓷史上增添了光彩。
中新社合肥12月20日电 题:“中国戏剧活化石”青阳腔的前世今生中新社记者 张强在安徽省青阳县青阳腔博物馆里,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省级传承人江进正在教她的学生李婷娜练习新排的青阳腔曲目。舞台上,一老一少,一前一后,古老戏曲青阳腔在
说到饮茶器具,自明清以来素有 “ 景瓷宜陶 ” 的说法。就是说瓷茶具以景德镇为首,陶茶具以宜兴紫砂为最。景德镇瓷器可不必细说,因它那优美的造型丰富的釉色,耐人品味的花纹图案和精细的胎骨使人目了然,而并不起眼的紫砂器具为何这样大受人们的喜爱呢
北仑影像志卷首语在历史长河中,四十年或许只是史家笔下转瞬即逝的一个光点,但对于切身经历过改革开放的人来说,北仑这几十年的变化,就像一帧桢可以触摸和回忆的画面。北仑广电全媒体开设“北仑影像志”专栏,用影像记录时代风貌,追寻改革开放的脚步,探寻
卸下高高的围挡,露出恢弘的城墙、古韵流淌的公园,嘉兴市区府前街上,承载着嘉兴“前世今生”的子城,逐渐向市民和游客展现原汁原味的它。记者从嘉城集团了解到,经过近三年的“精雕细琢”,子城遗址公园改造项目文物建筑修缮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绿化铺装扫尾
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析临海县南部置永宁县,属台州。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上郑乡黄岩山命名。元代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为黄岩州,属台州路。明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复为黄岩县,属台州府。明成化
台州先秦时为瓯越地。秦代,地属闽中郡。汉初,先后有东海、东越等王国封立。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东越国除,徙民于江淮间,改其地属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章安)。浙江省台州市的前世今生秦汉三国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以鄞县回浦乡置回
@秦楚刊号郧阳区隶属于十堰市,为县级城区,在城区的西部与北部。北与同市的郧西县、陕西商洛市的商南县、河南南阳市的渐川县相连,东和同市的丹江口市接壤,南跟同市的张湾区、茅箭区、房县交界,西及同市的竹山县、陕西白河县毗邻。郧阳区地表外形西高东低
位于武汉黄陂的盘龙城遗址是长江流域及全国最重要的商代遗址之一,它以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显露于地面之上的城垣遗存而闻名中外,被誉为 “武汉城市之根”。l 武汉最早的城市 黄陂盘龙城遗址于1954年发现【1】,据考古勘探及发掘所获的资料,已被历
黄州是千年的古城,要了解黄州,必须了解历史,了解黄州的地域变化,地理环境的变化和现状的地理图。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变化,新型城市兴起,老城区旧城区不断地被淹没,高楼大厦林立,宽阔的马路,明亮的街道,已经找不到古城的痕迹。一些古老留下的地名也被
古城黄州的前世今生每一座古城都有自己的历史记忆每一段记忆都承载着动人的文化力量当我们脚踏黄州古城,我们曾否想过她的文脉根基在哪里?在那些地老天荒的岁月中这里发生过什么?又给我们留下什么?小编昨天编发了西阳城、唐宋元时期的黄州今天编发第三篇:
武汉黄鹤楼西南80千米,是同在长江南岸湖北嘉鱼县的县城鱼岳镇。作为县治历经1742年,几多人事景物随长江之水东流去。其中最有名的,当属老县城内东街与北街十字交汇处的嘉鱼岳公楼,屡建屡毁今又建。民国十年(1921)版《湖北通志》记载,宋绍兴五
初秋时节,安陆市烟店镇十八里村稻田里颗粒归仓,风过留谷香;刘晓虹正在联系水稻秸秆收购事宜,准备来年的生产。2015年,刘晓虹在十八里村创办安陆市旺鑫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主营秸秆回收再利用和秸秆秧盘育秧推广。“秸秆做成秧盘,随秧苗一起入田,成为
地名是一座城市不可磨灭的印记承载着悠悠历史安放着乡思乡愁每个地名的背后都有着精彩有趣的故事~本期地名故事小编要讲的是位于安陆古城东三里路的一个古村——魏家庄 据说这魏姓不是安陆本地的魏姓是元朝时来到安陆的那魏家庄这个地名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
在汽车工业的历史长河中,轮胎可以说扮演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在汽车发展初期,车辆所用的都是木制或铁制的车轮,而且当时的道路条件很差,加上车辆的底盘结构非常简单,并没有像如今这样带有减震器的悬架系统,汽车行驶时的颠簸程度可想而知。轮胎的出现是
魅力长葛,活力无限。作者:长葛.豫迅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咱们长葛的前世今生,搬个小板凳,我给大家讲讲,咱长葛的历史!!长葛以前不叫长葛,叫长社,也不是建制县,只是个小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把长社改为县,也就是长社县了。